伉儷情深 相守一生 (老老照顧)

緣起:

個案為高階公務員退休,模範楷模,溫和禮讓,兒女盡孝,有很好的成就。家庭和睦,伉儷情深。退休約10年後,確認患有帕金森氏症、高血壓、糖尿病(固定由案妻每晚注射胰島素17單位)、白內障、腎功能不佳。

113年3月曾因腸胃不適,發生過一次大號失禁沒自覺也未告知案妻差點與其他衣物一起洗滌,自此事以後案妻皆會注意並告知案主若有大便不及可主動告知,不會責罵。

目前案妻表示已完全無再去運動,案主表示無意願參與運動。案主與案妻同住,案妻為主要照顧者,仍每日4點起床至運動公園運動,對丈夫温柔以待。自身有高血壓、五十肩,會自行就診、案長女現居美國,過年長假才會返家探視案主。

案長子現居同棟20樓,每天晚上下班都會返家探視案主, 案么子居住新竹,每個月一次假日會返家探視案主。案主穩定至台大醫院回診,因案長子非每次皆能協助就醫,故持續申請交通

與居服員穩定配合,每週一、三、五下午由居服員協助陪同至板新醫院做復健(每次4單位,腳踏車、提水瓶、床上伸展)

黃昏時刻,疑似中風,就醫後緊急洗腎,住院三個月,出院後翻身拍背抽痰,皆由案妻親力親為,約三十天後往生。

人生若只如初見

夕陽斜照,黃昏的餘暉輕灑在寂靜的房間,仿佛為一段深情歲月落下一層溫暖的光影。他曾意氣風發,肩負國家重任,步履堅定而自信;如今,時光如刀,削去了昔日的挺拔,卻雕刻出一份更深厚的情感,在歲月的漫長河流中,與她相依相守,彼此扶持。

他是一位高階公務員,曾經站在權責交疊的峰頂,舉手投足皆為楷模,獲讚譽有加。家庭和睦,兒女成行,人生的光環彷彿一襲鎧甲,護衛著他走過壯年的意氣風發。

健康狀況如秋葉飄零

當他卸下公職、步入晚年,繁華過後,生命的步伐卻逐漸緩慢,帕金森氏症、高血壓、糖尿病接踵而來,身體的枷鎖日益沉重。但在他的身旁,始終有一雙溫柔的手攙扶著,日夜不離。

十年來,他的健康狀況如秋葉飄零,難掩衰微之態。為了他,她清晨四點起床,堅持到運動公園鍛鍊身體,肩上的責任未曾鬆懈。她有高血壓,肩膀也經常疼痛,卻仍堅守在他身邊,耐心陪伴每一次回診,每一場復健,每一個日夜的更替。當他因腸胃不適,發生失禁時,她沒有責怪,只有更細緻的關懷與叮囑。她的微笑化作歲月裡的體貼和溫柔,見證了「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」的承諾。

孩子們各自成家立業,長女遠在英國,長子每日下班後回家探望,么子每月一次返家陪伴。即便天各一方,他們的心卻緊緊繫於父母,將關懷寄託於日常的問候與陪伴。長子曾帶他參與友人的運動團體,願他能藉此舒展筋骨、維持健康。可是退化的帕金森頑固沉重的拖住他的腳踝,終究讓他拒絕了戶外的陽光,選擇靜坐在角落深處,安靜地守著她的身影。

命運的骰子擲下心驚的數字

直到某天的黃昏,他中風了,像命運的骰子擲下心驚的數字。緊急送加護病房。一個月後,病房裡擺滿了洗腎機,鼻胃管,抽痰管。翻身、抽痰、拍背、管灌、更衣、餵食、消毒醫材開始了不同的生活模式。

平時在家裡的時候,夫妻的日常之間還能老老照顧,一下子醫材使用的S0P這麼多,學也學不來。

女兒火速的從國外趕回來了,問媽媽,如果爸爸有三長兩短,你會怕嗎?

女兒的語氣很小心,像是怕觸碰到她內心最脆弱的角落。

她靜靜地看著躺在病床上的丈夫,視線掃過那一排冰冷的醫療設備——電動床、抽痰機、鼻胃管……這些東西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,也將成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她低頭看著自己的手,手背上的青筋比以前更明顯了,手指的關節隱隱作痛。她輕輕吸了口氣,轉頭看向女兒,聲音平穩地說:「我不怕。」

她嘴角微揚,笑了笑,伸手輕輕撫了撫女兒的額角:「媽媽從來不怕這件事。」

她看向病床上的人說:「我怕他走的時候,沒有我在身邊。」

她的聲音依舊平靜。似乎要把愛化為勇氣去面對即將到來的離別。

出院後,女兒和兒子都回去各自的生活軌道。又是日常生活的老老照顧,只不過,這一回,照顧的難度升級了,也更新了。她自製老伴愛吃的軟泥食物,只能強顏歡笑,一匙一匙的餵,大部分的時間,其實都在跟湯匙較勁拉扯。每餵一口,他偏頭推拒,彷彿連吞嚥的力氣都沒有。雖然她笑著,可是鼻子上卻感覺一陣像檸檬一樣的酸楚。吃完這餐,她感覺自己也像急難大隊登山搜救一般的疲累。而最受苦的是抽痰,新聘的外勞看護,在醫院教導下,雖然一下子就上手,可是令老伴嘔吐到顫抖的細細的管子,就像一條軟繻的蛇鑽進喉嚨,她在旁邊不忍的安慰,不斷的握手,軟言相陪才完成。

好不容易,等到要出院了,該花的錢、該買的醫材,她毫不猶豫,只求最好,不計代價。該安排照護空間,該增加照護人力,老妻二話不說快速達標。她決定要與丈夫白頭到老,廝守終身。

於是,電動床、照護抽痰機、氣管支氣管抽吸導管包,輪椅,一應俱全。一整組的引流導管、鼻胃管,使用流程也都就緒,而她最愛的丈夫註定必須在病體中獨自承受這樣的五感體驗。

每隔數小時需翻身,被翻來覆去清潔身體、更換尿布。每天的生活點滴,不再是甜蜜,取代的是哀號、昏睡、抗拒、呻吟和聲聲嘆息。來不及迎接衰老的到來,眼前的痛苦受罪屢屢讓情緒脫韁,只求蝶變蟬蛻而去。

但她未曾喊累,只因心中那份無以言喻的愛,早已根植於*與子偕老*的靈魂誓言裡,化作她一生的牽掛。

終究我們就此告別吧

昨晚雨狂風驟,一早,他閉上雙眼,靜靜地離開了,世界彷彿按下暫停鍵。她的老伴不告而別,因為告別太傷神,但終究我們就此告別吧。

一如*親愛的旅人*歌詞提到 : 「世間的相遇是來自於時光的饋贈,記得離別時,也一定要笑著把回憶放心中」。此時,「祝願你乘著一葉扁舟,單獨無懼的划向濛濛的彼岸。」

相守一生的伉儷情深

曾經冠蓋京華,風光無限;如今鬢染霜雪,斯人憔悴。然而,歲月雖奪去了他的健康,卻奪不走兩人間深刻的情感。相守一生的伉儷情深,彷彿在山丘上吹起的一縷洞蕭,低迴婉轉,悠遠綿長,將一生的深情,輕輕吹送至無盡的天際。

她仰望早晨的微曦,風吹過來,耳邊彷彿若隱若現傳來他年輕時無所畏懼的喜顏笑語。

便利貼

國北護長期照護系 副教授邱恩琦

台灣少子化的浪潮,以及社會快速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2025年後,老老相依、彼此扶持的畫面將更加常見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這位高齡妻子無怨無悔地承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,即便自己也面臨高血壓與五十肩的困擾,卻不曾退縮。她的愛,細膩而堅韌,撐起丈夫餘生的每一天。

然而,長期照顧並非易事,唯有適當減輕身心負擔,才能讓愛得以長久延續。所幸,她仍堅持著自己的運動習慣,讓身體保持靈活,維繫著照顧的力量。除了使用電動床(有搭配氣墊側翻的功能),也可考慮使用翻身輔助枕,便能減少每日頻繁翻身時的體力消耗,使她能以更溫柔的方式守護丈夫。

心理上的壓力更是長期照顧中無法忽視的一環。偶爾的喘息並非放棄,而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若能讓丈夫短暫接受住宿式長照機構的服務,讓自己稍作喘息,或許她能以更充沛的心力,陪伴丈夫走完接下來的路程。參與照顧者支持團體,與其他同樣在愛與責任中奮戰的人分享心情,支持她在這條漫長的照護旅程中,不會感到孤單。

愛不只是無私的奉獻,也需要智慧與支持。唯有在照顧他人的同時,也學會好好照顧自己,才能讓這段相守一生的情深,持續溫暖下去。

在〈伉儷情深 相守一生 (老老照顧)〉中有 1 則留言

  1. 「靖」的個人頭像

    寫得真好,很感人,也很讓人反思。